网站首页 > 早点秘方> 文章内容

中国各地10大经典特色早餐 你老家上榜了吗?

※发布时间:2017-9-4 22:27:1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了一天能量的来源。而中国各地的饮食习惯,首先在早餐上就大相径庭。酸甜苦辣,各不相同啊!

  如果你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今早的早餐十有吃的是糊辣汤。糊辣汤是陕西人民最经典的小吃之一,可以说凝聚了陕西小吃的精华。早上穿行在背街小巷,随处可以闻到一口口大锅散发出肉汤的香味,听到卖糊辣汤的师傅用很有特色的坊上陕西话喊着:糊辣汤、热馍等等,看着木勺拉起的汤的线条。这才是陕西人的风情,西安人的生活。

  熬糊辣汤是西安的绝活,似乎没有,几乎卖糊辣汤的店都会有清真的牌子,而往往一些的泡馍馆早上也会客串卖糊辣汤。因为糊辣汤的精华在于汤,必定要用好的肉汤,而泡馍馆的那些纯正的羊肉或者牛肉汤正好能满足那些饕餮者挑剔的口味。糊辣汤里面的菜很杂,几乎每一家卖糊辣汤的菜都各不相同,可能100家糊辣汤里就会有100种菜的搭配。

  汉中的面皮店,没有华丽的门脸和醒目的招牌,很多有名的面皮店甚至连招牌都没有,有的只是很标志性的一摞蒸笼。蒸笼磊得越高,说明这个店子的生意越好!调料也是有学问的,主要成分是新鲜炸好的辣椒油,另外还有少量的醋、一些盐、少量洋白菜、还有配菜(通常是豆芽和土豆丝,这些可以任选)。

  汉中人都具有“面皮情结”。出差的、求学的,在外打工的回到家乡,一下车就眼巴巴地瞅准了面皮摊,迫不及待地冲上去,随便把行李一撂,先吃上一两碗。随着口舌间的享受,一切出门在外的烦恼以及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便也烟消云散了。

  就像绵延万里的古丝绸之一样,牛肉拉面也有悠久的历史,传说起源于唐代。“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牛肉面的标准,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1999年,拉面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今天,清汤牛肉面因为味美可口,经济实惠,不仅在比比皆是,而且在全国各省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了牛肉面馆,不愧为是世界牛肉面之乡。

  热干面是武汉的传统小吃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从此他就专卖这种面,不仅人们竞相品尝,还有不少人向他学艺。

  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面条事先煮熟,拌油摊晾,吃时再放在沸水里烫热,加上调料,成品面道筋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诱人食欲。

  豆汁是独具特色的民间小吃,已流传了上千年。它是以绿豆为原料制成的,颜色暗淡,味道甜酸,第一次品尝往往会觉得难以下咽,但一旦你多尝几次,它淳厚的香味就让你欲罢不能了,难怪许多远在他乡的老都对它念念不忘。人们在喝豆汁的时候,常常佐以焦圈、油条、薄脆、排叉一类油炸的食品或辣咸菜。位于崇文门外磁器口十字口东南角的锦馨豆汁店味道最佳。

  在老上海人的眼里,所谓的什么沙拉,比萨都不是什么好早餐,他们心目中的早餐就是几十年的一种糍饭团子。把一团糯米擀成薄薄的一张面饼,在放点榨菜,夹一根油条,卷成一个团子吃。在宁波和上海的一些地摊上,均可以见到这些特色的传统早餐。

  宁波汤团始于宋元时期,已有700多年历史。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

  大饼卷大葱是众人皆知的典型山吃,这里的大饼实指的是煎饼,而不是正的大饼。大饼和煎饼的区别除了做法上不同,主要还在于其用料有异,前者为面烙成,后者为粗粮所作。在大饼卷大葱成名之时,白面还是稀有之物,粗粮煎为主食。为了煎饼质量更好,在上层的煎饼糊还没有完全凝固煎熟之前,用一块木板(称为刮子)在刮一下,可以使平整和厚度均匀。因为煎饼很薄,很容易熟,这一过要非常的快,否则就会焦了。待成熟以后,就可以揭起来了。

  走遍长沙大街小巷,只要有人家的地方,就会有米粉店。每一家米粉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味,给人的感觉大不相同。端上来时,只见一根根雪白透亮的米粉互相缠绕在一起,放着特制的酱汁,黄的豆角、绿的葱、深红的辣椒粉、褐色的牛肉片、淡红的脆花生,卤香扑鼻,让人不禁想流口水。迫不及待地把米粉搅拌好了,也不管冷热就开始吃。

  酸辣粉很早以前流传于四川民间,它取材当地手工制作的红薯粉,味以突出酸辣为主而得名。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和调制而正式街头,成为大街小巷的一种特色小吃。主原料采用四川民间手工制作的红薯粉,再辅以辣椒、醋等二十多种上等调味料,在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的情况下,把酸辣粉的味道演绎的淋漓尽致,吃了叫人流连忘返。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