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特产秘方> 文章内容

江城逾百“独门秘方”限产停产

※发布时间:2017-10-27 23:06:5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因疗效好价格低,且只能在院内使用,许多医院的自制剂成为拥有良好口碑的“独门秘方”。然而,记者近日多方采访获悉,因成本等压力,多家医院的逾百种自制剂已开始限产甚至停产。

  武汉协和医院“维生素E霜”(以下简称“E霜”)是该院“明星产品”,售价7.5元/盒,润肤效果极好,年销售量达8万余盒。但从去年底,习惯到该院开E霜的市民惊讶地发现,E霜开始限量了。该院药剂科负责人无奈地说:“卖一瓶亏一瓶,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据介绍,E霜的主要原料是维生素E,去年初以来,原料药价格上涨,各类成本增加40%左右,每卖一盒亏4元左右。去年10月起,该院将E霜产量减到约3万盒。

  限产的不只是E霜。据透露,该院50多种自制剂都面临“成本倒挂”,不少已限产,主要基本临床治疗需要。

  不只是协和医院了“成本烦恼”。一周多来,记者走访协和、中南、省中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等,粗略计算,逾百种自制剂都面临着成本上涨的压力,而中药原料去年因气候原因大量减产,价格上扬,也令中药自制剂几乎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制剂中心主任张耕介绍,“以太子参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基本亏本,比如太子产灵卖一盒亏四五元。”其它中药自制剂若仅考虑硬成本还马虎,加上软成本早就“倒挂”了。

  武昌一家大医院,其自制剂批号去年底到期后不是继续申请,而是彻底关闭药厂不再生产。该院有关负责人虽称关停还有其它因素,但同时坦承自制剂成本“倒挂”让医院难以承受。

  据悉,自制剂的限产、停产,已对患者治疗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医院销售为何不随行就市呢?

  按,医院自制剂价格须向物价部门申报,利润不得超5%。经核准定价后,售价只能低于定价,不能高于定价,这使得医院不能“想涨就涨”。

  一边是成本压力,一边是患者需求,怎么办?一些医院已经开始申请调价。去年11月前后,协和、同济、省人民和省中医院,已向省物价局提交了调价申请,并接受了省物价局的调研,目前价格调整已进入程序。

  有专家,主管部门能否从自制剂中评出一批“品种”,由专项资金进行补贴。还有专家,医院能否联合成立自制剂生产中心,集中进药共同生产,既减少重复投资又产生规模效应。“这些理论上不错,但在实施中可能有障碍。”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陈东生教授说,比如若要补贴,资金如何保障?另外,教学医院承担着教学任务,若取消各自药厂,学生实习可能受到影响。此外,在共同生产中也存在保密处方外泄问题。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表示,国家对医院自制剂管理越来越严,虽有成本压力,但医院必须自制剂的质量。不少患者则希望,有关部门能以患者利益为重,让这些“独门秘方”既不改变“惠民”身份,也不会真的从市场上消失。

  推荐:

  

关键词:百交不泄秘方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