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至18日,由上海市委副、市长应勇率领的上海市代表团在贵州省委副、省长谌贻琴等陪同下,前往遵义市习水县、赤水市等地,深入当地的医院、企业园区、特色小镇,走访看望贫困户,察看沪遵扶贫协作各项举措落实情况,认真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推动两地携手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更大成效。
上海市与贵州省遵义市自2013年开展扶贫协作以来,“民生为本、教育为先、产业为重、人才为要”的方针,共实施各类项目303个,集中投向产业发展、农村建设、劳务协作、社会事业、人才智力支持等领域,7.75万农户、23万贫困人口从项目中直接受益。遵义市贫困人口从36.97万人减少到21.6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5%。
习水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3年对口帮扶以来,上海市累计投入资金6095万元,促进当地民生改善。应勇一行来到习水县中医院,走进康复疼痛科病房,十几位当地群众正在医护人员帮助下,运用器械和仪器进行康复治疗。应勇详细了解医院的服务能力,询问治疗费用如何。医院负责人说,上海的帮扶,让臭氧治疗仪等一批先进康复设备第一次进入习水县,也为医院康复科成为省级重点专科打下基础。从此,当地群众在口就能进行康复治疗,贫困户还能享受费用减免。明年,由上海参与援建的医院康复中心将建成使用,进一步提升康复治疗服务水平。
产业帮扶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重要举措,遵义独特的物产资源成为产业帮扶的切入点, 金钗石斛就是其中之一。应勇一行走进赤水市复兴镇张家湾金钗石斛产业园,步行爬山察看种植。放眼望去,在丹霞奇石地貌上,一簇簇石斛在岩石上生长。应勇询问石斛的种植、经济价值和农民增收情况。镇干部介绍说,石斛是当地百姓的“摇钱树”,上海参与援建了石斛产业园、凯旋村旅游小镇广场、凉江村大棚石斛和盆景、石斛精深加工等项目。通过创新利益联结模式,贫困户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分红、务工和产品直销获取收益,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5.22%下降到去年的1.7%。应勇对此充分肯定,希望当地聚焦产业发展,把脱贫巩固好。
应勇一行还来到黔道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中央厨房,当地特有的习水麻羊在这里深加工,制成自加热羊肉火锅、羊肉米粉等50多种产品。当地干部介绍说,助习水麻羊保种育种,建设示范园区、中央厨房和冷库,并免费向3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麻羊种公羊,惠及贫困人口1200多人。应勇仔细了解企业运营模式,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对麻羊的订单保底收购,激发起农民养羊的积极性,已直接带动2000户贫困户8000人脱贫。应勇察看企业加工生产流程,有关部门帮助企业对接大型超市、新零售等渠道,满足上海市场的消费需求。
就业是巩固脱贫的关键,困难群众对扶贫协作成效最有发言权。良村镇大安村村民汪汝洪一家是习水麻羊项目的受益者。应勇来到汪汝洪家里,与他们拉起家常,关心地询问家庭收入来源。儿子汪兴文说,以前家里以务农为主,因病致贫。有了麻羊项目后,他们免费领到公羊,养羊并卖给收购企业,当年收入2万多元。一家人尝到甜头后信心满满,决定专心养羊脱贫致富,现在家里养了84头羊,今年收入有望翻番。应勇祝愿汪汝洪一家日子越过越好,从脱贫迈向小康。
上海企业是产业帮扶的主力军,不仅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新和技术。应勇走进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进行生产、加工和包装。企业负责人介绍说,2013年企业因市场原因停产,2014年上海泰盛制浆(集团)对企业收购改制后,投入2亿元进行技术和环保治理,又投入8亿元建成“竹—纸浆—浆板—成品纸”产业链。应勇仔细询问企业环保技术,以及产业对农民脱贫的带动情况。负责人说,通过收购竹原料,解决了3000人就业,并带动20万竹农分享产业发展,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应勇充分肯定,鼓励企业与上海产业对接。
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土城镇是“四渡赤水”主战场,正积极打造土城文化旅游品牌。应勇一行瞻仰了四渡赤水纪念馆,并步行考察土城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土城镇负责人介绍说,去年上海市帮扶资金支持“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搭建起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人车流量监测管理系统及1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无线WIFI系统。这一举措助推多个景区申创景区,覆盖1300余户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