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糕点秘方> 文章内容

舌尖上的美食——隆盛糕点

※发布时间:2020-5-18 0:57:3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隆盛糕点是青州地方特色美食之一,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如今的百年老店隆盛号由脱氏三兄弟掌管,脱安利是家中的老大,也是隆盛糕点的代表性传承人。

  鸡蛋糕、 蜜三刀、 桃酥、绿豆糕、 元宵, 一件件点心是青州隆盛糕点的招牌产品,点心让人垂涎欲滴, 也让青州当地居民百吃不腻。 百年老店, 传承不易, 在隆盛糕点的主人脱氏家族看来, 家族传承最重要的是, 之后才是技艺, 其实, 这正是让隆盛糕点长久不衰、 品质如一的关键。

  青州是古时九州之一,历史悠久。隆盛糕点作为青州的特色美食之一,历经百年历史,也是青州民俗文化代表之一。相传,范仲淹、欧阳修等文人名士曾在此为官施政。1499年,明宪第七子衡王落户青州,当时衡王府盛极一时,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前来拜访。而当年王府里招待这些文人墨客的美味点心,让人百吃不腻。

  到了清朝,衡王府被抄家,在王府里制作糕点的师傅流入民间,隐姓埋名,当年让无数文人墨客垂涎欲滴的糕点也从此消失。直到清朝道光年间,脱仕元开设糕点房隆盛号,专门制作糕点,当年衡王府里的点心制作工艺因此得以重见天日。

  “爷爷告诉我,那时我们脱家住着一座三进的院子,与东城墙只有一巷之隔,临街的三间门头店就是隆盛糕点铺,点心作坊就在南面院子里。”脱安利回忆,每天清晨,糕点房的伙计们将门头房前的门板一块块卸下来,开门营业。

  黄绿色的绿豆面一层, 褐色馅料一层, 再铺上一层绿豆面, 盖上鲜红的印章, 这就是隆盛糕点手工做出的绿豆糕, 咬碎在嘴中, 香味儿满溢。

  绿豆糕是季节性糕点, 阴湿的节气不能做, 因为绿豆晒不干。好品质绿豆清洗后要在锅里煮到发面, 捞出后在高粱秆儿皮的席子上晾晒十天左右, 绿豆晾到一咬崩碎。 碾压去皮, 绿豆仁磨成粉, 加入白糖、 香油、 少量水, 搓成湿粉筛细。

  方笼屉50厘米见方, 铺上绿豆面和馅料, 压实切成小方块, 上锅蒸。 蒸过晾凉, 再用刀犁一遍。 把笼屉倒过来, 绿豆糕掉在板上。 精致的小点心正式出炉。

  在脱家人的用心经营下,家族产业不断扩大。 1949年前后, 除了糕点, 隆盛还经营着酱园, 卖干海鲜和茶叶。

  公私合营那会儿, 脱安利的爷爷关掉了店面。 “当时选择停业, 就是为了保住隆盛的招牌。 爷爷说, 要是选择合营,就可能扩大生产规模, 这样的话, 糕点的用料和工艺就很难了。 ”

  这一关就是三十年。“1979年, 益都(青州以前的名称)县委隋华堂找到我爷爷说, 国家现在的政策是恢复传统名吃, 这手艺不能丢, 再干起来吧。当年,脱安利的爷爷67岁,毅然重操旧业做起糕点,隆盛号重新开张。

  a型血人的性格特点

  在脱安利心里,隆盛糕点经营,无论何时都要把品牌经营和诚信经营放在首位。前几年,有企业想找隆盛合作,免费提供厂房和原料,但脱氏兄弟毅然。“隔行如隔山,传统的东西不是一步就发展起来的,步子要扎实,不能发展太快。”面对更多利益的,脱氏兄弟依然坚守爷爷的祖训,“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把中国传统糕点做下去。”

  最近几年,隆盛糕点越做越大,名声越来越响,制作技艺的传承却遇到问题。目前,脱氏家族里,长辈中只有脱氏三兄弟会做糕点,晚辈中没有一个会做隆盛糕点。“现在,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从小培养孩子们对隆盛号重要性的认识。”脱安利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在读书,两个兄弟家的孩子也没有会做糕点的,这是他最大的遗憾。

  与糕点的制作工艺相比,家族传承下来的更重要。“对于我们家族来说,糕点制作技艺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祖辈传下来的的道理。不会,也就不会做糕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滨州发电机出租http://2806.shop.liebiao.com/。

  

关键词:隆盛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