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在中国食品安全研究座谈会上,江南大学等机构在京联合发布《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研究报告(2024)》(简称“报告”)。报告认为,全国主要食用农产品与食品市场供应充足,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继续保持“趋势向好”的态势。
报告显示,我国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2023年,全国主要食用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抽检合格率达97.8%,比上年提升0.2%,食用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已连续8年稳定在97.4%以上。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3年第一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报告中显示,蔬菜、水果、水产品、畜禽产品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7.3%、96.2%、94.7%、99.2%。
截至2023年底,我国累计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58种,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8%,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1.5%,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8%,农膜处置率稳定在80%以上,设施蔬菜规模扩大到3000万亩以上,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总数达7.5万个。
报告认为,现阶段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农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非法添加、因素导致的有害物质超标等。极少数生产经营主体未按规范使用农兽药、在食用农产品生产中超量使用添加剂甚至添加非食用物质,食用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中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工业“三废”的排放可能导致土壤、水源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影响质量安全。
报告显示,2019年以来,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7%以上。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以问题为导向,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9.97余万批次,覆盖33大类食品,总体合格率为97.27%,较上年上升0.13个百分点。其中,粮食加工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及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5类日常消费大食品的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9.48%、99.19%、99.86%、99.87%、99.2%。
在所抽检的33大类食品中,合格率最高的前五位食品依次是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乳制品、蛋制品,合格率分别为99.95%、99.93%、99.88%、99.87%、99.86%;合格率最低的后五位食品依次是餐饮食品、蔬菜制品、食用农产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水果制品,合格率分别为93.04%、96.23%、96.47%、97.68%、98.13%。
从2023年市场监管机构发布的监督抽检数据来分析,食品中检出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农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有机物污染、兽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质量指标不达标等7大类,分别占不合格项目的比重为37.66%、18.81%、13.08%、11.01%、7.9%、5.85%、4.6%。(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