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溧水陶渊明酿出江南极品米酒 用最好的糯米,采山泉或清晨的“井花水”酿造,还要给米酒“穿”棉大衣
南京溧水附近的横望山脚下,一栋老宅子里飘来了阵阵酒香,主人家正在用最古老的方法酿制米酒。而这一酿酒文化已传承千年,始自东晋,穿越千年风霜雨露。这是人称山中宰相陶弘景(456-536)隐居的地方,同时也……
南京溧水附近的横望山脚下,一栋老宅子里飘来了阵阵酒香,主人家正在用最古老的方法酿制米酒。而这一酿酒文化已传承千年,始自东晋,穿越千年风霜雨露。这是人称“山中宰相”陶弘景(456-536)隐居的地方,同时也是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家居生活之处。作为陶渊明,陶身友在当地可算是远近闻名的酿酒达人。他潜心研究古法酿酒23年,摸索出一条遵循古法又有创新的酿酒方法,形成了横望山米酒“真”“朴”“韵”的特色,被人赞赏。近日,记者走近这位对古法酿酒痴心不改的传奇人物。
作为横望山米酒的第六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陶身友家族的酿酒工艺可以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陶师傅是“横望山米酒”这一注册商标的所有人,也是优秀的古法酿酒师,陶师傅说:“我祖上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据考证,这个南山就是横望山。在陶渊明时代,人们喝的清一色的都是米酒,制作米酒的技艺也为陶氏代代相传。”
因其先祖陶渊明好饮酒,也喜欢酿酒:“有酒有酒,闲饮东窗”(《停云》)、“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归园田居五首》其五),因此横望山一带从东晋以来就是著名的米酒之乡,因此就有了名闻遐迩的横望山米酒。
说到陶身友酿酒,自然要提到其母朱秀芳。朱秀芳老人已74岁,老人自幼天资聪慧,精通米酒酿造,非常了解当地山上的草药。每年秋尽冬来之时,老人就开始提醒陶身友早早的做好酿酒的准备。陶身友号横望山人,身居草堂,潜心研究横望山米酒文化、酿酒技术长达23年。期间,他遍访当地几十位酿酒师傅,对学到的各种酿造方法都作了尝试,同时研读《酒经》《酒谱》等著作,写下大量的读书笔记。结合家传酿酒秘法,陶身友摸索出一条遵循古法又有创新的酿酒方法,为了博采众长,更深入地探索中国米酒酿制工艺,陶身友曾三次去黄山休宁五城,与当地酿酒能手技艺。江南大学余晓斌教授认为陶师傅的米酒品质优异,堪称“江南极品米酒”。今年4月,陶身友被邀请参加“六朝建康城,东方大都会”国际高层论坛,酒席间,美国87岁的重量级史学家丁爱博先生赞赏说“横望山米酒芳香极了,好喝,对身体也很好”,并欣然留下了墨宝。
说到米酒,其实南京很多人并不陌生,超市里卖的米酒、周边江宁乡村农家乐自制的米酒,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米酒。陶师傅的米酒究竟有何不同之处呢?“别人的米酒一年四季都可以酿,时间有的只要十几天,我的米酒是纯手工酿造,受季节和时间影响很大。”陶师傅说,古法酿酒与普通酿酒在工艺上好比一个是煮了10分钟的稀饭和煮了半小时的稀饭,粮食在米酒的融入度千差万别。
进入陶身友的酒作坊,映入眼帘的是一口口装满糯米的大缸,这些都是从周边农户那里收来的糯米,开春的时候,陶师傅就要了解丹阳湖哪些农户种植糯米水稻,每年到了秋季丰收的时候,陶身友和伙伴们就开始忙起来了,收集质量上乘的糯米,又大又饱满的糯米才能做出好米酒。到了11月份,陶身友就开始酿制米酒。“因为米酒很娇气,只有在冬季和春季酿出来的米酒口感最好。”陶师傅一直采用古代传统的“武陵桃源酒法”酿造工艺。首先是选料、选地、选稻子,要求糯稻太阳晒干与阴干结合,然后根据要求加工稻子成米;其次是精心自制酒曲,科学投放;第三,酿酒用水有讲究,采山泉或清晨的“井花水”;最后根据最佳时令确定酿酒日期。
按照陶师傅的古法酿酒方法,平均酿造一缸米酒的周期为2个月,古法酿酒对师傅的手艺要求极高,在土灶蒸好糯米之后,用冷水快速冷却,冷却后就开始发酵,将糯米倒入酒缸,放入酒曲,均匀的搅拌后,进行米酒的第一次发酵,周期2个月,在此期间要发酵好几次,酿酒师傅要不断地进行查看、记录,冬天天气冷,每一个酿酒缸都裹了厚厚的军大衣,陶身友说:“米酒可娇气呢,要给它们穿衣服保暖。”
陶身友淡泊名利,寄情于田园山水。他说,酿酒就是生活。2016年有机会,他准备办一场自己的书画展。同时他也在计划着让自己的米酒品牌,出口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