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18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想象中,冷饮厂该是冷风习习很凉爽。一打听才知道,冷饮生产的第一道关“配料”就是“高温关”。配料岗位要蒸煮绿豆、赤豆等原料,常年在一个高温、高湿的工作。昨天,记者来到了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奉贤冷饮车间现场进行体验。
戴上白帽、穿上白大褂,记者踏进了配料房,一团热气扑面而来。此时,一锅赤豆刚刚蒸完。老师傅朱福良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告诉记者,他们班组11个人早上7点多就开工了,赤豆蒸晚了后面会来不及做棒冰的。配料房有两三层楼高,光一个蒸锅就有2米高,地上散放着不少高半米、直径1米左右的铁筐;边上,还有些2米左右高的铁家伙,圆圆的底架上连着4根铁柱,有环。朱师傅介绍说,一袋赤豆25公斤,先要倒在洗豆槽清洗,洗4遍后倾倒在铁筐里。一筐装90公斤,行车会将赤豆筐装上那个2米左右高的铁架,3个筐正好一笼。随后,连铁架带铁筐吊进蒸锅。以后的事就是蒸豆,大概40分钟一锅。
昨天,朱师傅他们一共蒸了一吨多赤豆。不算清洗、后期处理的时间,蒸豆花的时间不到3小时。“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关键是有新设备。”朱师傅在益民做了42年,下个月就要退休了,说起做冷饮头头是道。之前蒸煮豆子用的是半圆形的开口锅,一次倒25公斤豆子。现在的蒸锅是2007年开始用于生产的,一次蒸270公斤,而且是高压蒸汽,蒸得又快又好。
蒸锅改了,但师傅们仍然要在高温高湿的工作。蒸锅里的温度最高时要到120℃,“最热是开锅的时候”。朱师傅说,开锅时他们要戴好橡胶手套小心操作,蒸汽可以说是喷出来的,整个房间里都是烟雾腾腾,人在边上就像在洗桑拿浴,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最多的一班,朱师傅烧了8锅豆子,洗了8次“桑拿浴”。说着话,朱师傅打开了蒸锅。虽然已经开过锅了,但记者一探头,仍然雾气蒸腾模糊了镜片。
看过蒸豆,记者想换一个工种。一回头,见一个年轻职工在拿着提梁小斗舀豆子倒在一个漏斗槽里。这是在打浆,蒸好的赤豆有些直接作为材料使用,有的要打成浆给棒冰“上色”。“我们的赤豆棒冰、绿豆棒冰是不放色素这种添加剂的,上色就靠这种豆浆。”统管配料的生产调度黄金贤向记者解释。由于食品安全生产的要求,没有健康证不能用手去触摸食品,记者只能凑在一边仔细观察。蒸好的一筐赤豆已经有200公斤重了,热气袅袅。小伙子左手戴着手套,一斗舀下去起码一公斤。他笑着对记者说:“现在赤豆的温度大概还超过50℃。有时任务紧,赤豆来不及冷一冷,温度还要高。”边上,还有一个小伙子不时拿铲子铲着赤豆,这一方面是将赤豆铲铲松,另一方面也是为降温。
冷饮车间只有配料这一个“热岗位”,其他岗位都是15-20℃的恒温。朱福良说:“这个工作是艰苦的,但是肯定要有人来做。配料、投料是冷饮生产的第一道关,也是很重要的一道关。这道关就靠我们来守好。”记者了解到,厂里已经动了不少脑筋来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给高温岗位不少“特殊化待遇”:房间里有排风机,还有大的鼓风机;高温津贴,配料工拿的是最高的一份;平时,他们每天要比其他工人多一瓶盐汽水;还有高温菜金、高温汤……
“厂里已经开足马力了”,益民食品一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奉贤工厂厂长杨斌告诉记者,这两天“”冷饮供不应求,来提货的车子就排队等在那儿。不管是配料师傅还是其他岗位的职工,大家都是加班加点。矢野浩二老婆傅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