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食品安全> 文章内容

食品安全“共治”是“共享”的必由之

※发布时间:2017-8-16 10:39:0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实践告诉我们,食品安全保障较好的国家和地区,通常也都是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地方。越是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地方,食品安全问题越严重。食品安全面临的最大问题首先是“吃不饱”,而食品安全问题的核心在于“吃不好”,只有在“吃得饱”的情况下才能有资格谈论食品安全问题。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能够保障充足的食品供给,这是食品安全的前提保障。没有市场经济,不但食品安全无从谈起,基本的食品数量保障都难以维持。

  市场经济还为食品安全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降低了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食品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存在创新动力,不断在食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革新。食品加工过程一般都是在现代化工厂中进行,企业使用的各种消毒、灭菌措施,是家庭生产根本不具备的条件;在食物储藏过程中,企业也创造了许多有利于食物保鲜的技术手段;在食物运输环节,现代化的冷链运输、冷藏保鲜技术也都是市场竞争下企业创新的结果。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系列的创新,大大提高了食品安全。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也要依靠企业和企业家。没有任何人像企业家一样真正愿意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在一个运转良好的市场上,提供优质食品的企业能够被市场上的消费者识别出来,在竞争中具有相对优势,而提供“不安全”食品的企业则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掉。企业在竞争和淘汰体系下,存在提高食品质量的动机。但现实的市场机制并不完美,和市场在识别哪些企业提供的是优质产品、哪些企业提供的是“不安全”产品上存在困难,即信息不对称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销售区域的扩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更加严重,企业即便提供了“不安全”食品,由于消费者难以获得相关信息,也难以对企业做出“不购买”的惩罚。在这样的情形下,生产者生产高质量产品不会产生额外收益,生产“不安全”食品不会得到相应处罚,因而在扭曲的市场均衡状态下,食品供给就会呈现质量普遍偏低的现象。如果生产者与消费者信息对称,消费者可以明确识别食品优劣,那么就会给提供高质量食品的企业以激励。现实中,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机构出现,弥补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如各种点评平台提供的消费者评价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平台、消费者、生产者的“三赢”局面。

  逐利的企业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是高质量食品供给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标准是一种市场进入壁垒,也并非全部都由管制机构制定。通常情况下,逐利企业要想其收益也会参与安全标准制定。有了一定的食品安全标准作为市场进入障碍,低于此标准的企业难以进入市场进行竞争,在位企业就可以享受到因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而产生的利润。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还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进行创新、降低提供安全食品成本后,会积极主动要求进行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只有提高食品安全标准,企业的创新才能得到。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更要依靠监管。缺乏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制度诱因。食品安全信息是应当提供的一个公品,了解食品安全信息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鉴别成本和搜寻成本。在提供“信息”这一公品上有天然的优势,靠企业提供食品安全信息则会市场失灵。披露食品安全信息,就是要告诉消费者哪些是安全食品,哪些是不安全食品,消费者了解到这些信息后,会地做出买与不买的决策,这是市场经济的逻辑。加强在食品质量信息上的收集和发布,对以低质量食品市场竞争失序的企业进行监管,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制度保障。

  8月11日,以“网络正能量、文学新高峰”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开幕式暨中国网络文学高峰论坛在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详细】

  在国家非遗政策的引领下,地方小戏锐意出新,利用传统戏曲形式打映现代社会变革的艺术精品已成为传承非遗文化的有效模式。【详细】

  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使得我们构建大国战略的文化自信力。中华民族不是文化的流浪儿,而是有着能力的民族。【详细】

  汉文化催生并造就了四百年汉朝杰出的物质文明、文明和文明,在绵延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详细】

  推荐:

  

关键词:食品安全论文